现在位置:中国衡器网首页/关于协会/中国衡器工业发展史/第二部分行业协会篇/第三章

第三章 技术与信息交流

    (一)调查研究国内外称重技术的动态、分析发展趋势,宣传和推广科研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是在协会成立时列为第一项任务提出来的。在协会成立第二年召开的常州会议上就集中安排了11位行业中的专家、教授和有资历的工程技术人员分别作了有一定技术深度的专题报告,为协会组织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学术交流首开先例。

    1985年6月和11月协会先后在大连和长沙举办了两次较大型的技术讲座,邀请了日本大和制衡株式会社、东明贸易株式会社和美国电子称量公司的(共10名)专家向中国同行介绍了他们各自的电子衡器技术水平及国际电子衡器的发展趋势,参加两次讲座的约300人次。这是协会用'请进来'形式,首次为会员组织内外技术交流。参加讲座的代表,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工程技术人员都普遍感到很受启发,反应强烈,希望协会能多组织类似的交流活动。

    此后,或以协会为主,或同企事业单位、同有关协会学会联合;或专门组织,或利用年会、展示会、新产品鉴定会、现场会等时机,举办了许多讲座和交流,并出版了相关的论文集,为会员提供各类技术信息。特别是协会设立全国衡器专家技术委员会后,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优势,交流活动开展得越来越多,活动的质量越来越高。

    由协会主办,全国衡器工业科技情报站(设在沈阳轻工机械设计研究所)承办,于1989年5月在浙江舟山、1990年8月在山西太原、1992 年在常州举办三次技术交流和论文研讨会,重点交流开发研制和安装调试中解决称重传感器和显示器稳定性的经验。

    由中国衡器协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组织的全国测力与称重技术学术研讨会,从1990年开始,每三年举办一次。首届研讨会就测力称重传感器长期稳定性的改进和动态称重技术的开发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引起很大反响;1996年的第三届研讨会由协会主持,并配合有新技术成果展示,由衡器协会组织推荐的论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超过了前两届。1999年和2002年,协会都以专家委员会为主提早起步组织论文的审定和推荐,着手论文集的汇编,衡器行业提交的论文有一百多份。而且研讨会也扩及到同国外的技术、学术交流结合,使研讨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专业技术刊物是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
    衡器行业早期创办的传递信息刊物是《衡器情报》,1966年开始出刊,不定期出版,内部发送;主要介绍企业的新产品、新工艺等;由轻工业部机械局设在沈阳衡器厂的'衡器情报站'组编,在部分企业选定了一批通讯员;1979年后经整顿由沈阳衡器厂张革兼任情报站负责人,并设两名专职人员负责情报站日常工作,每年召开一次通讯员会议,刊物名称也改为《衡器科技》,定为双月刊;经费由国家和主办厂各补贴一部分。协会成立后即成为该刊的主办单位。1986年《衡器科技》业务转由沈阳轻工机械设计研究所承办,;1987年刊物更名为《衡器》,仍为双月刊,并改为公开发行;1988年《衡器》改由协会与研究所联合主办,协会给予部分经费补贴。1994年,《衡器》杂志改设董事会,协会不再作为主办单位。

    协会成立初期协办的还有《传感器应用技术》杂志。该刊原由上海传感器技术公司承办,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是早期主办单位之一。由于杂志编委会多数成员均加入衡器协会,后经协会同测试学会商定由两会出任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也改设到苏州度量衡管理所,该刊为双月刊,公开发行,协会也给予部分经费补贴。1990年末因承办单位发生意外而停刊,后两会曾多次协商也考虑了一些方案但终未能复刊。

    1990年2月,协会常设办事机构创办了《衡器工业通讯》。尽管当时的人力、财力都很紧,但常设机构办公会议还是研究决定创办独立的会刊为会员提供行业的重要信息。会刊为双月刊,内部发行,免费提供给会员单位。协会还请轻工业部于珍部长为创刊题词:"发展品种,提高质量,为我国衡器工业发展做出新贡献"。当年出版6期,包括来自政府的信息、有关的行业政策法规、国内外衡器业动态、技术交流资料和经济指标统计资料等计约50多万字。通讯的编辑工作由秘书长主抓,聘请有编辑出版经验的刘士英协助。通讯创刊后受到会员单位的普遍欢迎,积极供稿并提出改进建议。为调动多方面积极性把会刊办得更好,协会于1993年成立了《衡器工业通讯》编辑委员会,邀请行业内有办刊和编辑工作经验的人才集思广益,此后,通讯的信息面不断扩大,信息量不断增加,从2001年起改为月刊并增加了发行量。截至2002年末,共出刊92期,累计达500余万字。

    衡器行业还有一批公开发行的专业书刊,如最早于七十年代由轻工业部组织编辑的'衡器产品样本';八十年代出版有《衡器基础》(张革著)、《衡器工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江苏省轻工业厅编)、《常用衡器基础知识与检修》(江苏省计量局编)等。受政府委托,协会会同南京衡器厂编辑《技工学校衡器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会同济南衡器厂编辑《衡器工业科技档案分类大纲》,以及会同沈阳轻工机械设计研究所联合编辑《衡器选用手册》均出版发行。

    (三)衡器行业的发展过程还刊载于多种全国性的汇编书刊。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登载了协会编写介绍中国衡器工业基本情况和有关产品约一万六千字篇幅;《当代中国轻工业》、《中国轻工业四十年(1949--1989)》、《中国轻工业产品全书》,也都有万字左右的篇幅介绍衡器工业。每年出版的《中国轻工业年鉴》、《中国机械工业年鉴》(《中国机电工业年鉴》)中均有协会提供的记录衡器行业当年重要事纪、生产发展概况、协会的主要工作以及新产品、骨干企业动态等。1994年起又增加了为《中国经济年鉴》供稿,介绍衡器工业情况。

    (四)统计工作是信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信息管理的基础。协会始终不懈地做好行业基本情况的各项统计*******,特别是八十年代末开始使用微机,对原有的统计报表和统计方法进行了改革:统计报表的项目删繁就简,内容保证实用,指标体系反映动态,发表服从经营需要;统计方法经国家统计部门同意采用按标准分类,可为十大类衡器产品产、销、存提供较为详实的数据,从而使统计工作的质量迅速提高,并逐步建成行业统计信息反馈网,实现了月报表、季汇总,及时反馈给报送资料的各会员单位。为了扩大统计工作的覆盖率,提高统计分析的质量,协会曾多次召开会员单位统计工作会,并对责任心强、工作质量较高的统计工作人员予以表彰。截止到2001年底,参加统计信息合作与反馈网的企业有140个,由于各会员企业的通力合作,协会统计网汇总的销售额、利税等指标可达全国总计的90%以上,从而保证行业统计总体准确率优于85%,为政府机关作为决策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也给会员企业提供了较实用的服务。为进一步拓宽信息工作的功能,适应'入世'的新形势,给会员提供直接、迅速通向世界的联络手段,协会还于2000年设立了信息经济部,并投入一定的资金着手筹建中国衡器经济信息网,现已开设了行业信息、企业信息、部委信息、学习与探讨、企业公告及衡器产品网上展示等栏目,并为会员企业网上链接;网页更新及时,有较高的点击率,已发挥明显的作用。

    (五)为了加强协会的技术服务工作,理事会于1988年一致决议,成立由行业中长期从事科研、技术和管理的有经验、有造诣并有一定声望的专家组成的衡器专家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的任务是:(1)研究、探讨衡器行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方向;(2)对行业的重大科研、引进项目提出可行性论证;(3)负责行业重要科技成果的审查;(4)从产品开发和技术管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第一批成员有13人,他们是:冯朝池(北京衡器厂)、陈正(济南衡器厂)、陈志(国家轨道衡计量站)、张革(沈阳衡器厂)、张力英(北京电子设备研制厂)、宋文敏(701所)、金城(协会)、金泓范和梁祖荃(长春衡器工业公司)、贺秀琼(南京衡器厂)、施昌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唐令弟(上海交通大学)、周有守(天水红山试验机厂)。

    专家委员会成立后,委员们兢兢业业为行业和会员企业做了大量的技术服务工作。委员会根据调研的情况和切身的经验多次就行业发展方向提出有益的见解,如1997年在研讨论证称重传感器生产技术状况专题后提出的四点建议,对加强行业管理、限制生产膨胀、扭转科研与生产脱节和有计划地开展同国际市场接轨工作很有现实意义,受到有关部门的很高评价和重视;委员会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曾参与对多项投资、合资、开发的立项(如常州托利多合资项目和上海托利多、上海寺冈两个独资项目等)进行前期论证,参加对行业重要科研成果、先进技术(如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申报"中国轻工业技术进步奖"的新产品技术)的论证和鉴定;委员会多次组织对学术论文的评审和推荐。十多年来委员会成员有所变化,但专家委员会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体现了行业技术资源共享,为行业赢得了声誉。为进一步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优势,协会于2000年在厦门年会期间召开的全国衡器技术专家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全国衡器技术专家委员会工作条例》,并设立了专用基金,制定了《全国衡器技术专家委员会专用基金缴纳及管理办法》。

    (六)衡器行业基础差的突出表现之一是人才匮乏。协会成立后即组织了微机学习等短训班。此后,协会投入一定人力和财力,千方百计为会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和多层次的培训服务,包括:1986年起,协会委托上海交通大学精密仪器系开办了三期(全脱产一年制)电子衡器 '专业证书'培训班,为企业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这批受训人员多数已成为技术骨干;为改善企业基础管理,开办了统计、设备管理、热处理工艺等短期培训;配合宣贯OIML国家建议№3、№47、№60、№76 等和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实施,开办一系列的宣贯培训班;等等。此外,还配合企业举办新产品、新技术培训。所有这些无形的建设,对推动全行业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十年来,行业格局的变化带动了行业素质的改善,但随着国民经济对衡器工业越来越高的要求和加入WTO面临的新形势,衡器行业的整体素质面临着新的考验。学习是永恒的主题。

下一页